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资阳市雁江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大会”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4         阅读: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应急救护处置能力,提高校园安全级别。在资阳市雁江区红十字协会的指导帮助下,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于2024年11月13日的14:00—17:00,在学术报告厅C101开展了关于“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急救基础知识、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方法展开,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在平时生活中遇见突发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每年死于心搏骤停的总人数达54.4万人,而这其中,有九成的病例发生在医院之外,所以学会院前急救非常必要。

首先,主讲人周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心搏骤停的含义,并且讲解了出现了心搏骤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强调了心搏骤停在4-6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在“黄金4-6分钟”为患者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救活率可以达到50%。红十字协会老师为我们讲解并且演示了心肺复苏正确的按压部位、按压技巧、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急救步骤。

在老师演示之后,周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抢救心搏骤停者的步骤环节:

(一)早识别、求救

(二)尽早心肺复苏

(三)尽早电除颤

(四)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五)心搏骤停后的综合救治

面对中国的应急救护普及率低的问题,很多人并不了解AED,这个中文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神器,危难时刻大大提高救助率的神器,早期电除颤对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至关重要。讲解了AED的工作原理、市场上常见的ADE、AED的安放场所、AED的操作步骤、AED电极片安置部位以及AED的使用注意事项。在看了红十字会老师的现场演示,相信同学们对AED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如果你看到有人突然手呈”V”字型紧贴着颈前的喉部,呼吸困难,表情痛苦,面色青紫,这时,你会意识到他可能是被异物卡住了气道,那么,我们该怎么进行现场急救?这一点周老师也给我我们讲解了。

首先,在患者意识清醒时,可以采取背部叩击法。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立在患者的身后,先鼓励患者大声咳嗽,用一只手撑住患者的胸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大力叩击。

其次,是腹部冲击法,也就是俗称的海姆利克急救法。患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条腿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往后伸直,双臂环绕患者的腰部,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进行施救,用一只手比一个闭合的剪刀放在患者的肚脐眼上,另一只手比一个拳头,拳眼放在肚脐两横指上,比剪刀的手这个时候抽出来变成布,握住拳头,用力地向上向内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将气道内异物排出。

最后,周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外出血应该如何止血,调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 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要加衬垫。

(二) 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中上部

(三) 松紧适度,以伤口停止出血为度。

(四) 做好明显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时间(精确到分钟)。

(五) 结扎止血带后每隔40~50分钟或发现远端肢体变凉应松解一次。

(六)尽快送伤病员去医院救治。

(七)禁止用铁丝、电线、绳索等当做止血带。

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都收获颇丰。经过这次的培训大会,同学们可以充分地去了解应急救护的一些知识。让我们更加地掌握了关于应急救护的方法,提高了我们急救或者自救的意识。主持人总结发言时提到,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所学内容,并且把这些急救技能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后,本次急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周医生的精彩讲解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感谢,每一位认真参与的同学也为此次讲座的成功做出了贡献。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师生们的急救意识,更为营造一个“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这些学到的急救知识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生命安全的坚实护盾。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大学路1号  电话:028-26095000

版权所有: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 2025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197号
蜀ICP备19039039号-1